一、手工皂的製作方法可分為以下四種:
(一) 冷製法 (Cold Process)
以油脂混和氫氧化鈉及水所製成的皂,完成後的成品稱為「冷製皂」或英文縮寫的「CP皂」,至少需放置4-8 星期以上,等皂的鹼度下降、成熟後方能使用。
(二) 熱製法 (Hot Process)
如果等不及4 星期才能使用,就用熱製法來操作吧,完成後的成品稱為「熱製皂」或英文縮寫的「HP皂」。將未入模的冷製皂加熱,藉由外加的溫度加速皂化反應速度,所以做好的皂可立即使用。
(三) 再生法 (Rebatching)
如果對冷製皂成品不滿意或想塑成另一種形狀,可以將冷製皂刨絲加熱融化、重新塑模,此種方法做成的皂為「再生皂」,完成後需放置晾乾,有時需達3星期以上。市面上也可買到現成的橄欖油皂絲、椰子油皂絲。
(四) 融化再製法 (Melt & Pour)
利用市面上買到的現成「皂基」加熱融化後隨心所欲創作的皂。皂基是已經皂化完成的皂,所以做好的成品當然也可以馬上使用。完成後的成品稱為「融化。再製皂」或英文縮寫的「MP皂」。
而冷製法手工皂又稱CP皂( Cold Process ),製作出的手工皂多為不透明顏色。是用植物油結合氫氧化鈉攪拌而成。為避免破壞油脂裡的養分,所以需將油溫控制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攪拌,因此稱為冷製法。手工香皂,製造的過程及時間,包括油脂特質、皂化運算、PH值掌控、精油的搭配、添加物的運用等等,其實是耗時與繁瑣的。
每種植物油有著個別的營養價值和特性,冷制皂只能以手工製作,繁複耗時,且熟成期需要一至兩個月,剛皂化的手工皂,鹼性還很高,所以要經過4-8周的晾皂時間,讓水份蒸發,讓皂變硬,在水份蒸發的過程中,鹼性也跟著下降,熟成的手工皂,鹼性約在8-9之間。
以冷製法做的皂,在過程中甘油並不易提出來,因此甘油會包含在肥皂內,等水分慢慢排出,才能得到一塊手工香皂。手工香皂以冷製法最佳,對身體、對環境較好
「皂」的本身是一種天然的界面活性劑,塗抹在身上一沖就乾淨,不會在皮膚上殘留,且沖掉的水在大自然中很快就會分解,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。根據消基會抽樣及測試報告,市售清潔用品含螢光劑、甲醛的比例都偏高,長期與皮膚接觸容易造成皮膚乾癢、過敏、脫皮等皮膚病變。不含化學物質的手工皂含有天然的保濕劑 -甘油,使用過後,肌膚就像擦了一層滋潤的乳液,使肌膚徹底清潔卻不乾澀,滋潤卻不油膩。
以下圖表來自儷活生活科技館
|
天然冷製皂(手工香皂) |
市售香皂 |
製作方法 |
歐洲傳統冷製法 |
熱製法 |
主要材料 |
高級天然植物油 |
廉價豬、牛油、植物油 |
製作時間 |
長(皂至熟成約4~8週) |
短(2~3小時) |
生產量 |
少(手工限量製作) |
機器大量生產 |
營養成份 |
營養成份保留在皂中,並富含滋潤保濕的甘油 |
營養成份因持續加熱過程中被破壞,且皂中甘油完全被抽出,故不含保濕滋潤成份 |
添加物 |
天然草本植物、蔬果、藥草等 |
廉價香料、色素、界面活性劑、防腐劑 |
保存期 |
短(約一年) |
長 |
售價 |
高 |
低 |
使用後感受 |
乾淨不緊繃,滋潤不油膩 |
乾淨,但卻緊繃、乾澀 |
天然冷製香皂和市售清潔用品(洗面乳、沐浴乳、洗髮精)的不同一覽表
天然冷製皂(手工香皂) |
市售清潔用品 |
|
主要材料 |
高級天然植物油 |
多為廉價的合成界面活性劑(由石化原料製成) |
洗淨力 |
洗淨力佳,易沖洗 |
洗淨力佳,但易殘留,需大量水沖洗 |
生產量 |
少(手工限量製作) |
大量生產 |
價格 |
高 |
低至高都有 |
對人體影響 |
無不良影響 |
易洗去皮膚保護油脂,破壞角質層,造成皮膚乾澀、過敏,甚至滲透皮膚,造成細胞及內臟病變 |
對環境影響 |
排入廢水中,一天之內即可被環境中細菌分解,成為環境中可再利用的養分 |
在水環境中不易被細菌,造成環境污染。甚至進入食物鏈中,造成生態毒性,產生致癌或影響生物生殖系統 |